平台對商業內容的審核要求

平台對商業內容的審核要求

哈囉,我是Audrey!作為在新加坡網紅經濟公司每天與各大社交平台打交道的從業者,我深刻理解商業內容審核對品牌來說是多麼令人頭痛又至關重要。還記得我們公司第一個爆雷的案例嗎?一位美妝客戶滿心歡喜地推出了新產品廣告,卻因為忽略了平台對「效果聲稱」的審核要求,整個廣告系列被暫停,損失了整整兩週的推廣時機。這個教訓讓我們學到:了解平台審核規則,並將其內化到我們的內容策略中,不是可選項,而是必須項。這篇文章,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從無數次審核失敗中學到的寶貴經驗,幫助你避開那些隱藏的地雷。


為什麼平台要審核商業內容?

這個問題,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:平台的角度和用戶的角度。

平台的角度來說,他們需要維護一個健康、可信賴的生態系統。如果一個平台的動態消息裡全是誇大不實、甚至帶有欺騙性質的廣告,用戶會怎麼想?他們會失去對平台的信任,最終選擇離開。所以,平台通過嚴格的審核機制,確保商業內容符合法律法規、社區準則和廣告標準。這不僅是保護用戶,也是在保護平台自身的長遠利益。

平台對商業內容的審核要求插图

用戶的角度來說,他們也需要一個安全的瀏覽環境。平台審核就像是一個守門人,它過濾掉那些可能對用戶造成傷害的內容,比如虛假投資廣告、不合法的產品推銷,或者帶有歧視性的言論。這種審核機制讓用戶可以更放心地瀏覽內容,也讓他們對平台產生更強的歸屬感。

在新加坡和香港這樣法治完善、消費者保護意識高的市場,平台審核往往比其他地區更加嚴格。新加坡廣告標準管理局(ASAS)和香港廣告商會對商業內容都有明確指引,平台會特別注意這些市場的合規性。任何不實或誤導性的廣告,都可能面臨平台和監管機構的雙重懲罰。所以,如果你想在這些市場取得成功,合規性是你的第一課。


主要平台的審核標準比較

每個平台對商業內容的審核標準略有不同,但都圍繞幾個核心原則:真實性、透明度、安全性和合規性

  • Instagram和Facebook(同屬Meta):這兩大平台的審核標準非常相似,因為它們共享同一套廣告審核系統。他們特別關注:
    • 誤導性聲稱:比如在美容產品廣告中聲稱「完全祛斑」、「七天瘦十公斤」,或者在健康產品中聲稱「保證治癒所有疾病」。這些絕對化、無科學依據的表述幾乎肯定會被拒絕。
    • 禁止產品:如武器、煙草、電子煙、成人用品、某些醫療器械等。這些產品是平台明令禁止推廣的。
    • 不實陳述:廣告內容必須真實準確,不得誇大或扭曲事實。比如,展示不真實的用戶評價或在廣告中使用虛假的數據。
  • TikTok:TikTok的審核更加注重音樂版權青少年保護。商業內容中使用的音樂必須有商業使用權,針對青少年的廣告有額外限制,而且挑戰類內容需要特別謹慎以避免危險模仿。
  • LinkedIn:作為專業平台,審核重點不同。他們更關注專業資格的不實陳述商業間諜內容、以及不適當的職業相關聲稱。我們曾經有客戶在LinkedIn上發布「保證就業」的培訓課程廣告而被拒絕,因為這可能構成誤導。
  • YouTube:YouTube的審核核心是版權問題內容適當性。商業內容中使用的所有影像、音樂、素材都必須有合法授權,而且產品類別限制較多(如酒精飲料廣告有嚴格地域限制)。

常見審核失敗原因與解決方案

根據我們團隊的經驗,商業內容審核失敗通常有幾個常見原因,而且大多是可以預防的。

  • 模糊的免責聲明和揭露要求是最常見的問題。很多品牌知道要標註#ad或#sponsored,但卻忽略了平台要求的具體標籤。解決方案是:熟悉每個平台的具體標記要求並嚴格執行。
  • 絕對化效果聲稱在美容、健康、教育類產品中特別常見。平台會嚴格審查「最有效」、「保證結果」等聲稱。解決方案是:使用更謹慎的表述,如「幫助改善」、「許多用戶反饋」等,並準備科學依據備查。
  • 目標受眾設定錯誤也會導致審核問題。比如某些產品不能針對未成年人推廣。解決方案是:仔細檢查目標受眾設定,確保符合產品類別和地區法規。
  • 內容與落地頁不一致是另一個常見問題。廣告內容承諾一件事,點擊後進入的網站頁面卻顯示不同信息。解決方案是:確保廣告內容與目標網頁完全一致,特別是價格、優惠條件等關鍵信息。
平台對商業內容的審核要求插图1

新加坡和香港的特殊考量

在這兩個市場運營的品牌需要特別注意一些本地化的審核要求。

  • 新加坡對健康類產品聲稱極其嚴格。健康補充劑、醫療設備等廣告都需要事先取得相關證明文件。我們建議客戶提前準備科學研究依據和政府批准文件。
  • 香港對金融產品廣告有特別規定。投資建議、加密貨幣等廣告需要包含風險披露,而且必須符合證監會要求。我們通常建議客戶預留廣告空間的20-30%用於風險披露內容。
  • 兩地都對比較廣告採取謹慎態度。直接比較競爭對手產品雖然不被禁止,但需要極其謹慎——必須確保所有比較聲稱都有確鑿證據支持,否則可能被認為是不正當競爭。

建立合規優先的內容策略

與其被動應對審核要求,不如主動建立合規優先的內容策略。我們團隊為客戶開發了一套實用方法:

  • 合規檢查清單是基礎工具。為每個平台創建專屬的合規檢查清單,涵蓋揭露要求、聲稱限制、受眾限制等關鍵要素。所有內容發布前必須完成清單檢查。
  • 持續培訓機制確保團隊更新知識。平台規則經常變化,我們每月為客戶提供規則更新簡報,確保所有團隊成員都了解最新要求。
  • 備案內容庫可以加速內容生產。準備一系列預先審核通過的內容模板、聲明文本、免責聲明等,需要時可以快速組合使用,減少每次的審核風險。

應對審核拒絕的實用策略

即使最謹慎的品牌也可能遇到審核拒絕。如何應對很重要——正確的應對可以減少損失,錯誤的應對可能導致更嚴重後果。

  • 保持冷靜,立即撤回:審核拒絕不一定是災難,通常只是需要調整。立即撤回內容避免進一步問題,然後仔細閱讀拒絕理由。
  • 了解申訴流程:每個平台的申訴流程都不同。有些平台提供詳細拒絕理由,有些則比較模糊。準備好相關證明文件(如產品認證、研究報告等)再進行申訴,而不是盲目重新提交。
  • 修改而不是堅持:除非你有確鑿證據證明內容合規,否則根據反饋修改內容比反復申訴更有效率。我們建議客戶準備多個版本的重要廣告內容,以便在審核問題時快速替換。
  • 記錄學習:建立審核問題數據庫,記錄每次拒絕的原因、解決方案和最終結果。這幫助團隊積累經驗,減少未來犯同樣錯誤的機率。
平台對商業內容的審核要求插图2

合規是競爭優勢

在我看來,遵守平台審核要求不應該被視為限制,而是一種競爭優勢。當你比競爭對手更了解並更好地遵守規則時,你就能更穩定、更有效地運營你的商業內容。特別是在新加坡和香港這樣成熟規範的市場,合規性本身就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。消費者越來越聰明,能夠識別並獎勵那些透明、誠實的品牌。

我是Audrey,在新加坡的社媒世界中與你同行。如果你有任何關於平台審核的問題,或者想分享你的經驗,歡迎隨時聯繫我!讓我們一起在這個日益規範的數字環境中成功航行。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Why don’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