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~我是Shirley Teo 張雪玲,目前人在馬來西亞,平常在一家MCN公司負責賬號孵化和社群營運工作,帶過不少社媒新手一起起飛。最近我收到了幾個創作者的私訊,問我:「我做的內容不錯啊,為什麼追蹤人數就是上不去?」這個問題真的是問到重點了,因為,根本的問題可能就出在「定位不清」這件事上。
其實要經營個人IP,就像要開一家有特色的店。如果你的店什麼都賣,今天是麵包,明天是洗髮水,後天又變成賣盆栽,別人哪知道你到底在幹嘛對吧?你需要一個穩穩的、讓人一眼就懂的定位,這樣才容易記住、被推薦,才會長久。
市場定位就像IP的指南針
我們曾經孵化過一個叫小F的創作者,剛開始她拍的內容五花八門,有健身教學、有廚藝分享,偶爾又出現vlog,雖然影片都有一定的質感,但成效總是不太穩。後來我們幫她重新定位,聚焦在「馬來西亞女生的健康午餐計畫」,也就是辦公室族群的輕食便當主題,短短三個月,互動率和品牌合作就明顯提升了。

這一切的轉變,其實就來自清楚的三個問題:
- 我是誰?(我的專業或個性是什麼)
- 我的內容給誰看?(我的目標觀眾是哪些人)
- 我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?(觀眾為什麼要選擇我)
這三個問題看似簡單,但每一題的答案都得精準。你答得越清楚,觀眾理解你就越快速,平台推薦你的機率也會越高。
找出自己的黃金定位,不是靠猜的
我知道一開始大家都會有點迷惘,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做。但真正有價值的IP,是從「重疊區」誕生的。我習慣推薦一種簡單的思考法,我叫它「三圈交集策略」。
你只要找一張紙,畫出三個圓圈,分別寫下:
- 自己擅長的事情(例如:表達能力強、攝影剪輯很有美感)
- 自己喜歡的事情(例如:逛街、講冷笑話、整理家務)
- 市場有需求的事情(例如:生活技巧、情緒管理、育兒飲食)
三個圈的交集點,就是最適合你起步的主題。例如我們一位創作者小B,熱愛說故事,也喜歡觀察小孩的行為,自己又是新手媽媽。她就結合這些特點,開設了一個叫「孩子今天又說了什麼怪話」系列,結果引起大量爸媽共鳴,留言數每天暴增。
用簡單的標籤,讓人記住你
很多創作者常忽略「標籤」這個關鍵。我不是說社群的hashtag,而是要你幫自己的IP貼上形容詞。例如,你想讓人覺得你溫柔親切,就要避免影片開頭太冷漠;你想營造專業感,那語氣就得有邏輯、有條理,講話不能太跳tone。
我自己的標籤設定是:「熟悉中馬文化的內容顧問 + 懂社群的生活系女孩 + 笨手笨腳但會修圖」。這三個標籤會讓觀眾有方向感,也更容易產生連結。

如果你不確定怎麼設定,可以觀察你朋友對你講的第一句話。是「你怎麼每次都那麼會講話」,還是「你總是穿得很有風格」?這些就是你品牌個性的線索。
視覺記憶點才是被記住的關鍵
我真的必須說,很多創作者內容不錯,但因為視覺元素太雜,導致辨識度低。這真的很可惜。
我建議從三個地方開始統一:
- 配色:建議選一到兩個主色調。例如我們有個創作者主打「大馬咖啡地圖」,整體用的是棕色+奶白色系,畫面看起來就很舒服。
- 字體:別用太花俏的字體,太難閱讀也不容易被平台推薦。如果你的風格偏溫柔,選圓潤字體會加分。
- 招牌句/開場:我們有一個創作者每次影片都說「哈咯~你今天有笑嗎?」,久了觀眾留言都會自動幫她接句,這就是記憶點。
馬來西亞創作者常犯的幾個錯
定位過於貪心
有些創作者會覺得「內容多樣」是優勢,但平台其實更喜歡「明確分類」的賬號。我們有個健身帳號,曾經想同時做減脂、增肌、營養知識,結果觀眾反而搞不清楚她的重點,互動率一度下降。後來她聚焦在「辦公室腰酸背痛改善訓練」,才穩定成長。
熱點跟風太頻繁
有一陣子TikTok很流行做角色扮演跳舞,但不是每個創作者都適合跟風。我們一位做心理測驗的創作者,曾經硬跟了幾個熱點舞蹈影片,結果留言全是「不懂妳要幹嘛」。後來她回到自己專業領域,反而得到了很多正評。
忽略本地語境
這個我真的要講一下,太多人照抄中國網路用語,例如「yyds」「絕絕子」,但這些詞在馬來西亞的受眾反而會覺得有點尷尬。我們測試過,同一個影片,如果使用像「夠力咯」「哇老喂」這類貼近本地語境的詞,互動率會上升15%以上。

幾個幫你精準定位的工具
工具名稱 | 功能簡述 |
---|---|
Google Trends Malaysia | 查看不同主題的搜索熱度變化,例如「健康便當」或「在家理財」哪個近期更熱門 |
Meta Audience Insights | 分析Instagram和Facebook的受眾特徵,找出你的核心族群年齡、性別、興趣 |
Canva 品牌工具組 | 設定專屬品牌色碼與字體,自動幫你統一圖片風格,建立視覺識別度 |
我平常超愛用Canva,它可以幫我把所有素材自動對齊,連字體大小都統一,不用每次自己去調來調去,真的好省事。
練習一下,馬上開始整理你的IP輪廓
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開始,下面這幾個問題可以幫你理清頭緒,趕快用手機開一個新記事來寫吧!
- 我的IP關鍵字是什麼?(例如:馬來西亞媽媽日常)
- 我希望吸引什麼樣的粉絲?(例如:新手爸媽、有趣、愛拍照)
- 我要從哪個視覺元素開始統一?(例如:封面字體或顏色)
你可能會發現,一開始要想清楚這些還蠻花腦力的,但只要開始做了,就會越來越清楚自己的方向。經營IP不是快跑,而是長期累積的過程,就像種榴槤,你不可能今天播種,明天就吃到榴槤冰淇淋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