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kTok 廣告成效怎麼評估?平台獨有指標與洞察重點

TikTok 廣告成效怎麼評估?平台獨有指標與洞察重點

我是Victor Wang 王正勳,社群廣告業界的老屁股,從Facebook廣告還叫做「粉絲頁推廣」那年代做起,到現在每個人都在滑TikTok,看短影音看到走火入魔,我也一路跟著演化。這幾年,越來越多客戶問我:「Victor,TikTok廣告成效要怎麼看?怎麼知道它到底有沒有賺到錢?」

今天這篇文章,我就把自己多年來在TikTok廣告上的實戰經驗攤開來講,讓你知道這個平台的遊戲規則到底怎麼走,哪些指標真的有參考價值,又有哪些只是數字上的幻覺。


TikTok的玩法為什麼跟其他平台不同?

說實在的,不管是Facebook、Instagram還是YouTube,它們再怎麼變,終究是從搜尋或關注出發。TikTok不一樣,這平台的核心是「滑」,而且是亂滑——它不管你關注誰,主頁就是一直推你它覺得好看的內容。

TikTok 廣告成效怎麼評估?平台獨有指標與洞察重點插图

簡單講,用戶不是來找東西買的,是來找樂子的。這種「娛樂至上」的使用習慣,直接影響了廣告的設計邏輯,也影響了我們該看哪些數據。

而且還有幾個跟其他平台不太一樣的特性,讓我直接講幾個重點:

  • TikTok前3秒超級關鍵,因為用戶沒耐性,你慢一點講重點人家就滑走。
  • 幾乎每個人開聲音,所以音樂、旁白、甚至沉默都很重要。
  • 用戶超喜歡參與挑戰或二創,跟FB那種靜靜看廣告不太一樣。

舉例來說,我幫一個客戶賣飲料,第一次我們直接拿FB那套素材上TikTok跑,什麼「無糖健康不刺激」這種文案,結果CTR只有0.2%,我自己看了都想打瞌睡。後來我們請店員拍了一段15秒短舞蹈,搭配熱門音樂,結果CTR暴衝到5.8%。從此之後我就知道,這平台要的根本不是「產品優勢」,而是「有趣」。


TikTok廣告最該看的5個指標是什麼?

影片完播率:用戶有沒有看完,是成效最根本的指標

這個數字我看最多。因為TikTok是影音導向,點擊率反而不是首要,先問自己:觀眾有沒有看完?

一般來說我會這樣看:

影片長度完播率理想值
15秒60%以上
30秒40%以上
60秒25%以上

只要完播率低於平均值,我通常就會建議重拍,或至少剪個新版本。尤其是前3秒真的超重要,我常常花一整天只為了搞定開場的那一兩句。

TikTok 廣告成效怎麼評估?平台獨有指標與洞察重點插图1

互動率:按讚留言分享二創都算,參與感比漂亮更重要

TikTok不是拿來「看廣告」的,而是拿來「跟廣告互動」的。所以互動率高不見得會帶來馬上轉單,但它代表這支內容是「TikTok平台原生」的,符合演算法胃口。

自然觸及的話,5-10%互動率已經很厲害;付費廣告則有3-5%就算合格。我有個美妝客戶,只是在文案末加一句「留言說說你最常遇到的肌膚煩惱,我們幫你解決!」互動率直接三倍成長,連帶留言質量也提升。

二創率:這個數字是TikTok最有魔力的地方

用戶不是只點讚,他們會直接把你的影片「Duet」或「Stitch」下去做自己的版本。這是其他平台看不到的參與度。

曾經有個運動鞋品牌推「#MyJumpChallenge」,叫大家拍自己跳起來的樣子,結果整個挑戰在一週內創造超過50萬支使用者影片。這等於你花一次錢,換來免費的用戶內容大軍。

聲音點擊率:音樂就是一種CTA(Call To Action)

很多人忽略TikTok影片右下角那顆「音樂icon」,但只要有人去點,就代表他對你選的音樂有感,這其實是一種情緒連結。

像我服務過一個台灣在地飲料品牌,他們自創一段台式洗腦歌,結果那段旋律被很多用戶拿去做飲料開箱,整個品牌辨識度直接上升,還讓我有點意外。

粉絲增長成本:TikTok粉絲比較真,但取得成本要控好

TikTok粉絲不像FB那麼「有點可有可無」,它的演算法還是會給粉絲比較多內容,所以粉絲價值不低,但也不能亂花錢追。

我自己抓的行業參考值大概是:

  • 美妝、生活:一位粉絲 0.5~1.5元
  • 3C、潮牌:一位粉絲 2~4元
  • B2B、教育類:一位粉絲 5元以上都算正常

TikTok報表怎麼看?有幾個跟FB完全不同的地方

使用時段真的差超多:晚上CPM比較便宜,轉換也比較高

我以前以為大家睡前都滑IG,結果後來發現TikTok的用戶根本比想像中還夜貓。根據我自己幾十支廣告的投放數據來看:

時段表現觀察
中午12點-14點適合打廣泛曝光
晚上18點-20點互動最多、留言品質佳
晚上22點-00點CPM最低、轉換最高

有次我幫一間即食餐品牌調整投放時段,把大部分預算從白天移到晚上10點後,結果廣告花費反而下降20%,但轉換率翻了一倍。這種事情你不自己跑還真的看不出來。

TikTok創意壽命超短,素材疲勞3天就來報到

說真的,TikTok的使用者很挑、很難伺候。一支素材可能今天超紅,三天後直接報銷。

我的解法有兩種:

  • 拍素材時就「一次多拍」,光是一段腳本我就會準備豎屏版、橫屏版、15秒版、30秒版
  • 或是善用TikTok的「智能創意」功能,它會幫你自動組合不同的文字、畫面、CTA跑出最佳版本

講白一點,不是你素材爛,是平台變化快,所以準備量一定要夠。

轉換流程要短到像在買口香糖

TikTok用戶根本沒耐心,他們不是來慢慢比較、慢慢下單的,是看到覺得有趣、有感、就滑過去按一下,最多只給你30秒。

我看過最成功的轉換頁,是一家服飾品牌,做到「點擊→選尺寸→付款」全部一頁完成,而且連結還是自適應,不會跳出新視窗。結果轉換率直接比傳統購物流程高出270%。


進階玩法:不要只投廣告,要用TikTok的方式投

Spark Ads:用有機內容來打廣告

TikTok允許你把自然貼文直接拿去做廣告,這個叫Spark Ads。簡單說,就是「用有用戶互動過的內容當廣告素材」。

這個超好用,點擊成本平均會比傳統廣告低30-50%。我自己操作經驗是,如果某支自然影片表現不錯(比如互動率超過8%),我就會立刻拿去放Spark Ads。

操作流程也超簡單:

  1. 先上傳影片當一般貼文
  2. 打開「授權」功能
  3. 廣告後台輸入代碼 → 就可以開始跑了
TikTok 廣告成效怎麼評估?平台獨有指標與洞察重點插图2

廣告格式多,不要每次只選In-Feed

TikTok其實提供滿多種廣告形式,例如:

  • TopView:開機第一支,適合大品牌要做強曝光
  • 品牌挑戰賽:用標籤引發使用者拍影片,例如#我穿這樣就出門
  • 品牌濾鏡:做一個你專屬的AR效果給大家玩

這些當然單價會高,但對品牌形象加分很多,像我有個客戶只靠一支#GoGreenChallenge的挑戰活動,讓品牌Google搜尋量提升了3倍,超級划算。


TikTok不是廣告平台,是創意平台

最後我想講一個觀念:TikTok不是「投廣告賣東西」的地方,而是「用創意吸引關注」的戰場。

我常對客戶說,要在TikTok成功,就要記住我自創的「3C法則」:

  1. Content(內容):不要只想賣,要先想怎麼讓人想看
  2. Community(社群):設計讓人想留言、轉發、二創的橋段
  3. Creative(創意):不是做最美,是做最有記憶點的素材

廣告投放只是入門,真正讓TikTok廣告爆發的,是你有沒有理解它的語言、節奏、文化。

好啦,這篇我已經把我知道的都倒出來了,如果你在看數據的過程有什麼卡關,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「Victor的社媒實戰筆記」留言。我還有一堆TikTok廣告的案例可以分享,下次見啦!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Why don’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