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大家好,我是Marcus Goh 吳立峰,一名在馬來西亞MCN公司打滾、從早滑到晚都離不開社交媒體的男人(誠實)。今天要跟你分享的,是我最近特別關注也覺得超有用的內容:X平台(前Twitter)的推文演算法。是的,就是那個你還在懷疑「還有人用嗎?」但其實悄悄紅到不行的平台。
2025年,X平台的演算法真的變了不少。尤其在馬來西亞這種多語言、多文化、資訊龐雜又爆炸快的環境,搞清楚X平台到底怎麼挑推文,對每一位想經營內容、做品牌曝光、或者只是想讓自己的推文多一點觸及的用戶來說,都是關鍵。
所以,這篇文章,我會用我自己的實戰經驗跟觀察,幫你拆解X平台現在到底怎麼運作,還有你該怎麼用這套規則來玩贏它。來吧,我們開始!

X平台演算法背後的三個超核心邏輯
其實X平台的演算法很像一個懂你到不行的老闆,會偷看你每天喝什麼、吃什麼、跟誰聊天,然後在你一踏進店裡時就自動把你愛的東西擺在你面前。聽起來有點變態,但老實說,我們就是喜歡這種「你懂我」的推薦。
個人化興趣圖譜
這個東西說白了,就是X平台會把你每一次按讚、留言、轉推、甚至是停留多一秒看的推文全都記下來,然後建立一個屬於你的「喜好模擬器」。如果你老是跟科技內容互動,那不好意思,你未來一整天看到的,都會是晶片、AI、Web3之類的東西。
我就有一個合作對象,是吉隆坡一家科技新創,他們在轉型期開始積極用#TechMY和#StartupKL這些在地化標籤,結果三個月後觸及率竟然漲了75%。這個數字我一開始也不太信,結果去看後台數據,發現確實是這些關鍵字把他們推到了更對味的用戶面前。你說X平台不懂人?它有時候比你媽還懂你。
即時互動熱度
X平台很重視「快」。快到你發推後的前30分鐘會直接決定這篇推文的命運,像極了一場打開店門的開幕儀式。如果開場沒人,後面也很難熱鬧起來。尤其轉推跟留言的數量,在這個黃金時間內如果能爆起來,那篇推文就有機會進入推薦流,讓更多人看到。
我認識一家八打靈再也的咖啡廳老闆,他每天固定下午3點準時發「今日特調」推文。他說只要在發文後10分鐘內收到5次轉推,觸及就會起飛,幾乎是普通推文的10倍。聽起來好像搞笑,但他說有一次只是放了一張奶泡失敗的拉花圖,配一句「今天的心情長這樣」,結果竟然成了那週最熱門推文。神奇吧。

社群信任網絡
如果你跟某些帳號經常互動,不管是互按讚、互轉發還是互罵(雖然不建議),X平台就會認定你們是同一個圈圈的。這種圈圈文化在X上尤其明顯。圈內的東西會特別容易被彼此看見,而圈外的就會被丟到演算法的垃圾桶裡去。
我有一位合作對象,是個馬來西亞的政治觀察家,他追蹤者不多,但因為跟固定一群粉絲天天互動,甚至會互相私訊聊時事,結果每篇推文都能穿透X的防火牆進入更多人的推薦頁。這真的不是粉絲多就有用,而是粉絲「黏」才有戲。
推薦流的秘密工廠:內容怎麼被挑出來的?
好,演算法了解了,現在我們來拆解一下你手機畫面上那些推薦推文是怎麼挑出來的。這裡其實是個三階段篩選流程,真的有夠像選美比賽。
第一階段:候選推文收集
系統會從你關注的帳號、互動過的用戶、你所在地的熱門帳號,甚至是那些跟你有共同粉絲的陌生人那裡,把一堆推文抓進來。一次大概1500則。這一堆就是所謂的「候選推文」。
第二階段:內容評分大比拚
然後,每一則推文會被評分,分數怎麼來?基本上是根據以下幾個東西:
評分項目 | 說明 |
---|---|
互動相似度 | 你平常愛看的內容類型 |
新鮮度 | 推文發布多久了(越新越吃香) |
作者影響力 | 作者有沒有在平台上活躍、有沒有互動 |
互動質量 | 是不是有人認真留言還是只回個笑臉 |
這裡有一個很妙的觀察:雙語推文(馬來文+英文)比起只用一種語言的,出現在馬來西亞推薦頁的機率高出40%。這代表什麼?代表X平台在馬來西亞這個語言多元市場,其實偏愛「跨族群溝通」的內容。
第三階段:多樣化過濾器
最後一步,是防止你的時間線長得像複製貼上。X平台會自動調整內容多樣性,限制某一個帳號出現太頻繁,也會加入一些你沒追蹤過但系統覺得你可能喜歡的「你可能錯過」內容。
2025年最新演算法升級重點
今年,X平台又改了幾個重點規則。如果你還照舊發那種單句無圖、無標籤、也沒什麼互動誘因的推文,基本上就等著被埋了。
長推文吃香
280字以上的長推文,現在系統會自動加乘1.5倍曝光。因為X覺得你在長文裡才有「價值」。老實說,這點我還蠻同意的,畢竟如果你有話好好說,系統就會幫你說出去。
影音規則再升級
- 2-3分鐘的短影片最有利
- 有字幕的影片觀看完成率提高35%
- 垂直影片(特別是4:5比例)點閱高過水平影片
這不是我瞎掰的,是從三個客戶的影片數據裡挖出來的,確實有這樣的趨勢。
社群註記超有力
被社群標註為「有價值資訊」的推文會獲得額外曝光。這對做新聞或事實查核類內容的創作者來說,是一個超大紅利。你只要說話中肯、提供數據、有引用來源,就有機會被標註。
地方標籤威力驚人
你還在用#Foodie?是時候進階了。試試看#KLCafe、#PenangFood、#MYStreetEats這種更具體的地域標籤,觸及率能翻倍。馬來西亞人真的很吃這一套,我也是。
X Premium帳號的加權效應
不想花錢?那就準備好慢慢來吧。現在X Premium(就是藍勾勾)不只是外觀,它直接影響你推文在推薦流和搜尋結果的排名。這一點,是真的錢能解決的問題。
推文實戰技巧:馬來西亞特別有效的方法
這邊我總結了幾個我自己測試過,也觀察本地其他創作者用得順的技巧,幫助你把推文推上去。
黃金時段表
以下時間發推會比較有機會被看到:
時段 | 原因 |
---|---|
早上7-9點 | 通勤路上,大家都在滑手機 |
午餐時間12-2pm | 上班族休息偷滑時間 |
晚上8-11點 | 下班後、吃飽、沙發上滑手機時間 |
娛樂類內容的話,週五下午和週六上午效果特別好,因為大家準備放鬆。
吸睛互動誘導
試試這個句型組合:
開場問題 + 觀點/資訊 + 行動呼籲
例如:「你知道嗎?馬來西亞的手機用戶中有67%曾在X平台上買過東西?我們分析了20家成功案例,幫你整理出3個超有效的轉化策略。留言+轉推,我免費寄你PPT!」
話題標籤搭配公式
標籤不能亂加,加太多也沒用。這裡是一個建議組合:
- 2個大眾型:#Malaysia #Foodie
- 3個中間型:#KLFood #MYStartup #DigitalMY
- 2個小眾地方型:#CherasEats #JohorStreetStyle
這樣的結構有廣度也有精準度。
推文串效果驚人
發一串3-5則的連貫推文,效益真的不一樣。從我公司自己帳號測試來看:
- 資料點擊率多2倍
- 粉絲成長多1.8倍
- 外部連結點擊率多3倍
視覺元素不可少
你以為X是純文字平台?現在早就不是。圖片、影片、GIF動圖、甚至一個投票,點擊跟互動率都能提升到你懷疑人生。
真實案例:粿條仔之家奇蹟
我不說你不信,一家位於檳城的粿條小店,真的靠X平台讓生意翻倍。老闆叫阿明,三個月內從月銷200單飆到500單,還吸引新加坡食客專程搭飛機來吃!
他做了什麼:
- 申請X Premium藍勾帳號
- 每週固定內容排程:員工故事、限時優惠、顧客問答
- 每條留言必回,還搞打卡轉推抽獎
- 發起「最佳粿條照」活動送免費套餐
成本?幾乎零。他說只花時間沒花錢,但轉化成效卻超過當地任何一場街市廣告。你說這不是奇蹟?
常見錯誤大拆解
觀察這麼多馬來西亞創作者,我發現錯誤大致就那幾樣。
錯誤 | 解法 |
---|---|
一次發太多然後一週消失 | 保持穩定節奏,一天3-5則,用排程軟體 |
太明顯推銷產品 | 內容先提供價值,推銷最多佔20% |
不看後台數據 | 每週檢查內容分析,知道什麼效果好 |
發內容無關馬來西亞 | 多加入地點、語言、節慶元素 |
發完就跑不回覆留言 | 固定半小時互動回覆,提高信任度 |
2025年X平台的進階機會
這些是你現在可以開始佈局的新玩法:
- 音訊推文:用聲音跟粉絲說話,有在地口音更棒
- X Spaces直播:開語音聊天室聊馬來西亞主題
- 主題清單:整理「馬來西亞值得追蹤帳號」來打造權威
- 購物連結:標記產品,直接轉化
- AI內容工具:先用AI打草稿,再自己潤色,省力高效
總結一下
X平台演算法不是你的敵人。它的任務是把好內容推給對的人。你要做的,就是確保你提供的是「對的內容」,然後保持互動、節奏穩定、有些策略。

我們下次見,下一篇我會講IG的演算法怎麼變了。敬請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