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囉,我是Audrey!一個在新加坡搞社媒工作,但心裡其實住著一個港人靈魂的女生。最近啊,我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我一個問題,他們那種眼神,我就知道他們想問什麼:「Audrey,現在IG和TikTok紅到不行,為什麼我們還要花時間在那個看起來超正經的LinkedIn上面啊?」
我的答案從來都沒變過,而且每次都說得理直氣壯:如果你是認真想在你的專業領域發光發熱,想讓全世界的人看到你有多厲害,那LinkedIn絕對是你的秘密武器,沒有之一。
想像一下,你準備去參加一個超級高檔的行業派對,全場都是各行各業的大老闆、CEO、還有那種你一聽名字就肅然起敬的專業人士。你會穿著你週末去超市買菜的拖鞋短褲嗎?當然不會啊!你會把自己打扮得體,讓人一眼就覺得你很專業,很值得交個朋友。而LinkedIn,就是這個專業派對的線上版本。它跟Facebook那種分享生活日常的平台不一樣,也不像IG那樣追求濾鏡下的完美人生,它就是一個讓你把你的專業能力、你的信譽、還有你的人脈,通通拿出來炫耀的地方。

特別是我們生活在新加坡和香港這種國際商業中心,LinkedIn的活躍度簡直高到嚇死人。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招聘經理、企業老闆、甚至投資人,在這裡面悄悄地潛水,他們不是在看八卦,他們是在尋找下一個可以合作的夥伴,或者下一個天才。如果你還傻傻地只把LinkedIn當成一個線上的履歷表,那就真的太可惜了,簡直是浪費了這個大寶藏。它其實是一個活生生的、會呼吸的、不斷更新的專業品牌展示廳,能夠讓你從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,被人一眼就看到。
為什麼專業品牌那麼重要?
以前啊,專業品牌這東西好像都是那些大公司或者超級大人物才有的專利,我們這些小職員根本不需要去想。但現在時代完全不一樣了,無論你是在做自由接案、自己創業,還是乖乖地在公司裡面打工,一個清晰又強大的個人品牌,都能幫你打開好多扇意想不到的大門。它不只是能幫你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,還能讓你慢慢變成你這個行業裡面的「意見領袖」,甚至還會招來一些你做夢都想不到的合作機會。
講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好了。之前我們公司在找一個對東南亞市場很熟悉的數據分析師。我們在求職網站上收到了幾百份履歷,翻來翻去,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。結果,我們最後竟然是在LinkedIn上找到那個我們夢寐以求的人。你們猜猜為什麼?因為這個分析師不只是在檔案裡列出了他以前的工作經驗,他還超愛在上面分享他對東南亞數據趨勢的獨到見解,還會對一些行業新聞發一些自己的短評,甚至還上傳了他以前在研討會上演講的精彩片段。我們看到的,不只是一份冷冰冰的履歷,而是一個活生生的、有血有肉的專業人士形象。那種感覺,就像是隔著螢幕,都能感受到他那種對工作的熱情,我們當時就決定,這個人,我們一定要。
打造你的專業故事:從頭像開始
你的LinkedIn檔案,說白了,就是你的專業故事書。從你的頭像到你的背景圖片,再從你的自我介紹到你的每一份工作經歷,每一個小細節都應該緊密地聯繫在一起,共同講述一個完整又連貫的專業故事。尤其是在新加坡和香港這種節奏超快的城市,一個招聘經理可能只會花幾秒鐘掃描你的檔案,所以,第一印象真的超級重要,容不得半點馬虎。
第一步,選一張專業又親切的頭像。這可不是你申請護照的那種超級無聊的證件照,也不需要你穿得超級正式,弄得像要去參加什麼國家級會議一樣。一個大大的微笑,光線要夠亮,背景簡單一點,就能給人一種自信又好親近的感覺。還有啊,你的背景圖片,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會忽略的寶貴空間!別再用LinkedIn那個藍色的預設背景了,拜託!上傳一張能代表你這個行業,或者能展現你對工作的熱情和興趣的圖片,比如你正在演講的照片、你工作環境的一角,或者一個簡單又有設計感的圖案,都能讓你的檔案瞬間高級起來。
再來就是你的個人摘要,這部分簡直就是你整個檔案的心臟地帶。這裡千萬不要只是把你的工作經歷重複一遍,而是要用它來好好講述你的專業旅程、你的核心技能,還有你對這個行業的熱情。記得用第一人稱來寫,讓你的聲音聽起來真實又溫暖。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專業哲學或者你的人生價值觀,讓讀者感受到螢幕背後那個真實的「人」。當然啦,別忘了加入一些跟你的行業相關的關鍵詞,這不只是能幫助你的檔案在搜尋引擎裡排名更靠前,還能讓那些潛在的招聘者更容易找到你。
工作經歷這部分也別只是簡單地列出職位和日期。為每一份工作都加上一個簡短的描述,重點突出你做出了什麼樣的成就和貢獻。盡量用數字和具體的成果來證明你的價值,比如說「帶領團隊將客戶的參與度提高了30%」或者「管理了一個年度預算高達200萬新幣的項目」。這些具體的數字比那些模糊不清的描述來得有說服力多了,也讓你的檔案看起來更專業。

內容為王:分享你的真知灼見
搞定了一個完美的檔案,這只是第一步而已。如果你真的想讓LinkedIn發揮它的最大價值,那就必須要定期分享一些有價值的內容。這不是說你每天都要發文,搞得像個機器人一樣,而是要持續地為你的網路圈子提供一些有用的見解和資訊。
內容的形式可以很多樣,你可以自己寫原創的文章,可以分享一些行業新聞,然後加上你自己的觀點,發一些短影片來分享你的專業技巧,甚至只是提出一個能夠引發大家討論的問題。總之,重點就是你要提供價值,而不是只是為了推銷你自己或者你的公司。
我認識一個在新加坡工作的市場總監,她超酷的,每個禮拜都會在LinkedIn上分享一條她在工作上學到的教訓或者是一些她觀察到的洞見。她的貼文不長,但都超級真誠又實用,久而久之,她就變成好多同行都追隨的意見領袖。去年,她因為這些內容獲得了一個播客的訪談機會,結果被一家歐洲公司看到,最後竟然拿到了她夢寐以求的工作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只要你的內容夠好,機會真的會自己找上門。
建立你的戰略性人脈網
LinkedIn的真正厲害之處,就在於它的人脈功能。但建立人脈可不是在玩收集遊戲,不是看誰的聯繫人最多,而是要培養那些真正有意義的專業關係。每次你發送連接邀請的時候,記得加上一段個性化的訊息,告訴對方為什麼你想跟他聯繫。這一個小小的動作,成功率遠遠高於那些預設的邀請訊息,不信你試試看!
在新加坡和香港這樣商業圈子很小的社會,你的人脈網絡會重疊得讓你覺得超級神奇。我常常發現,我以前在香港大學的同學,竟然跟我在新加坡現在的同事是共同聯繫人。這種奇妙的互聯性意味著,你的專業名聲會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傳播開來。
所以,記得要定期跟你的人脈互動,不只是按讚,還可以留言。當你的聯繫人有什麼工作週年紀念或者升職的好消息時,記得去祝賀一下;看到他們分享的好內容,就點個讚或者留下一些深度的評論;甚至可以把一些有價值的資源分享給特定的朋友。這些小小的互動,會讓你一直在他們心中保持「頂級意識」,當有什麼好機會出現時,他們就更有可能第一個想到你。
避免那些常見的錯誤
我在工作中,看到太多專業人士在LinkedIn上犯一些可以避免的錯誤。最常見的就是「殭屍檔案」——建立好檔案之後,就再也沒有任何活動。這就像你開了一家商店,卻從來不開門營業一樣,完全沒有意義。
另一個錯誤是過度推銷。如果你一直不斷地推銷自己或者你的公司,卻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內容,大家很快就會對你失去興趣。有個80/20法則可以參考:80%的內容用來提供價值(比如你的見解、新聞、建議),20%的內容才用來做比較直接的推廣。
忽視個人檔案的完整性也是一個大問題。一個不完整的檔案就像一張只有半邊的名片,無法傳達你完整的專業形象。花點時間把每一個部分都填滿,包括你的技能、你的證書、你參與的項目,還有你的志工經驗。這些東西加起來,才是一個完整的你。
你的專業品牌,就是你的專業未來
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,你在線上的專業形象,跟你線下的人品一樣重要。而LinkedIn就是一個獨特的平台,讓你能夠親手打造這個形象,講述你的專業故事,跟你的同行和行業領導者建立聯繫,並且展示你的專業知識。

不管你是想找新工作、想創業,還是只是想在你的行業裡提升自己的專業形象,花時間去建立你的LinkedIn存在,絕對是一筆超值得的投資。這不是一蹴可幾的,而是需要你花時間和心力去慢慢累積的。
所以,從今天開始,去更新你的檔案,發一條你對某件事情的見解,或者跟一個你很久沒聯繫的同事重新聊起來。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步驟,都能開始幫你建立一個強大的專業品牌,為你的職業生涯打開新的大門。
請記住,在新加坡和香港這種競爭超激烈的市場,一個強大的LinkedIn存在,可能就是讓你從眾多專業人士中脫穎而出的關鍵。你的專業未來,真的值得你為它付出這份努力。
我是Audrey,在新加坡的社媒世界裡,我們一起加油!如果你對LinkedIn或者社媒行銷還有什麼想問的,隨時來找我,我們一起在這個數字時代,打造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專業品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