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~我是Vivian 李宛蓉!
常常有朋友問我:「活動要怎麼寫才吸睛?為什麼我明明有送東西,點擊率卻低到不行?」拜託,現在社群每天資訊這麼爆炸,光靠「抽獎兩個字」真的不夠了啦!活動文案要像一封派對邀請函,一眼就讓人想點、想參加,還要想要分享給朋友搶第一。

今天我就來跟你分享,我自己在經營社群多年來的行銷活動製作心法,不管你是想做抽獎、推新產品,還是單純想活絡粉絲,都可以套用這套從圖文設計到文案的撰寫公式~我們就從頭開始,一步步拆給你看!
活動貼文圖文的「三三三」黃金比例
你有沒有刷到那種一眼就停下來的活動貼文?
不是因為畫面複雜,而是該強調的超明顯、資訊清楚又好懂。這種圖文其實都有套路,我把它叫做「三三三結構」~主標題佔畫面三分之一,活動主體(像是產品照、活動主角)占一半,最後再留三分之一的空間給行動指示,例如按鈕或引導文字。
像我之前幫某個生活品牌設計的週年慶活動首圖,直接把「抽iPhone15」六個字做超大,整張圖只有一個焦點,連色彩都是純紅白撞色,簡直像在社群裡吶喊「你給我看這邊!」點擊率直接比平常高了兩倍還多。
而內文部分,也不能亂塞喔,我習慣這樣安排:
- 開頭:一段3秒就能吸睛的開場白
- 中段:3個為什麼你非參加不可的理由(不講廢話)
- 結尾:清楚告訴他下一步該幹嘛,像是點連結、留言、截圖等等
重點是,每一塊都要讓粉絲「不用想太久就知道你在幹嘛」,這才有機會被點進來、轉發出去~
爆款活動文案話術,我最常用的5種套路
有時候文案靈感卡住,就套用這5種,我自己用到爛、粉絲卻怎麼看都不膩:
1. 限時限量型
超經典、不敗,因為人真的會怕錯過~像「只到今晚12點!」或是「剩最後8組,手慢無」這種,簡單又有壓迫感,超級有效!
2. 獨家專屬型
讓粉絲覺得「只有我才有」,像是「輸入代碼VIVIAN再折100」或「只有LINE好友才能搶先看」,就會有被重視的感覺。
3. 社群互動型
直接叫粉絲留言或Tag朋友,像「留言+1就抽獎」、「Tag一個你想一起去吃燒肉的人」,不只互動率飆升,觸及也會一起被拉高。
4. 好奇懸念型
激起「想知道」的那種心理,比如「明天早上10點,我們準備了一個不告訴你會後悔的驚喜」,你不覺得就算不喜歡也會想點開來看一下嗎(笑)
5. 故事共鳴型

這個是我最近超愛用的,像之前幫一個保養品牌寫「深夜保養的心事」,就用「還記得你第一次熬夜到凌晨三點是為了什麼嗎?」這種開場,結果互動率暴增75%,太誇張!
圖文設計的吸睛心法,不能只靠可愛啦!
我知道很多人圖做得很「美」,但美不等於有用。我自己的原則是這樣:
單一視覺焦點
每張圖最多只讓人看到一件事。主標用大字體+強烈對比色,背景模糊,視線自動就會被吸進去~
使用視線引導
用箭頭、光圈或動態小動畫,引導眼睛往你想讓人看的地方移動。像我在夏季活動首圖做「冰淇淋融化→露出折扣碼」,粉絲說太有戲了、忍不住一看再看。
對比&動態製造停留
色彩對比(紅配白、藍配黃這種超明顯的)、動態GIF(像倒數計時器、點擊閃動按鈕)真的會讓人多停個幾秒,那就有機會點進來。
不同平台要怎麼轉換活動格式?
同一個活動不要直接貼上去,要針對平台改寫,這真的很重要!
平台 | 調整方式 |
---|---|
IG | 限動加懸念→貼文集中獎品 |
FB | 拉長故事鋪陳、加入留言誘因 |
TikTok | 一開頭就把「最吸引人的部分」拍出來,例如打開獎品箱、揭曉神秘代碼 |
LINE官方帳號 | 用按鈕選項分流,比如:點我領優惠 / 看詳細說明 / 參加活動 |
像我之前幫一家咖啡品牌規劃週年慶活動:
- IG貼文主打抽獎+獎品視覺
- FB專頁用長文分享創業故事,情感拉滿
- TikTok拍「開箱神秘大禮」的短影片
- LINE推送專屬優惠券+倒數提醒
結果四邊都爆觸及!不同人看到不同重點,超有效。
小細節決定參與率,7個文案優化點
說真的,很多人活動文案其實本體不錯,但敗在「看起來不夠吸引人」,通常是這些細節沒顧好:
- 把截止時間改成「剩幾小時」才有緊張感
- 用具體金額或價值說明獎品,不要只寫「送好禮」
- 指令要超明確,比如「點這裡參加」比「歡迎參加」更有效
- 不要說「人人都能參加」,反而說「限前100位」更吸引人
- 把活動包裝成情感連結:「給陪伴我們第3年的你」
- 加上「別人都在參加」的感覺,例如「已超過2000人搶購」
- 輕微FOMO(錯失恐懼)比直接推銷更有力

幫粉絲準備好分享用的「活動懶人包」
你做完活動本體後,記得還要幫粉絲「順手轉發」!
我通常會做這些:
- 精簡版資訊圖卡(含流程圖+參加方式)
- 不同尺寸的素材包(手機版 / IG限動 / FB封面)
- 直接幫粉絲寫好一句轉發文案:「快來搶Vivian的穿搭抽獎,剩不到50組啦!」
之前做「穿搭抽iPhone」活動,我還加了GIF動畫+模板下載,一週內自然分享破千,連KOL自己都說「素材太齊全不轉都怪」😆
活動結束後也能延續熱度,別浪費!
辦活動不能只是辦完就結束喔,我都會這樣「回收」:
- 做一張「感謝參與」圖卡,標上參與人數或留言截圖
- 把得獎內容做成回顧懶人包,甚至變成下一次活動預熱文
- 蒐集粉絲留言變成UGC(用戶產出內容),包裝成案例文再發
- 最後,記得設個伏筆:「下次活動,VIP限定開放唷~」
這樣一場活動,不只拉新、也可以做品牌加溫、創造粉絲記憶點,價值直接翻倍!
自己動手試試看!行銷活動企劃小檢查
給你一個超簡單的練習方法,試著這樣問自己:
- 這場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?(導購、曝光、互動?)
- 我希望誰參加?(是熟客還是新粉?)
- 文案要用哪種風格?(限時型還是故事型?)
- 圖像主軸是什麼?是獎品吸睛還是品牌概念?
- 每個平台要怎麼轉格式?
- 活動結束後可以做哪些再利用?
練個兩三次,你一定會超有感,因為懂結構的人寫活動真的快又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