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我是Shirley Teo張雪玲!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們MCN公司的「祕密武器」——與其在大紅海裡擠破頭,不如像在Pasar malam找美食一樣,挖掘那些「很少人發現但超好吃」的利基市場!(๑•̀ω•́)ノ
你知道嗎?我們公司有個專門拍「馬來西亞老式理髮店」的帳號,粉絲才3萬多,但接到的髮蠟廣告轉化率比百萬美妝博主還高呢!這就是利基市場的魔力~
為什麼要擁抱「小眾」?
去年有個學員沮喪地跟我說:「Shirley姐,寵物賽道太擠了,我是不是該放棄?」結果我們幫她細分到「吉隆坡公寓養貓指南」,現在連發展商都找她合作!

利基市場的3大甜蜜點:
🍯 競爭少:全馬專攻「左撇子文具評測」的不超過5個帳號
🍯 黏性高:小眾受眾更願意互動(我們實驗過,釣魚內容的留言長度是美妝的2.3倍)
🍯 變現強:垂直領域商家預算更集中(比如古董相機店不會找泛科技博主)
最重要的是,小眾市場給了創作者一種「被需要」的成就感。你不再只是流量的追逐者,而是真正某一群人生活中的解答者與陪伴者。
5步驟挖出你的黃金利基
步驟一:用「顯微鏡」看大市場
把大類目拆解成「場景+人群+痛點」,這樣你才不會只看見表面現象。
舉幾個實際操作過的例子:
- 美食 → 「上班族便當」 → 「KLCC帶飯不餿妙招」
- 健身 → 「產後修復」 → 「馬來傳統坐月子期間運動」
- 手作 → 「親子手工課」 → 「回收紙盒製作馬來餐盒模型」
我們有位學員把「減肥」細分到「專治貪吃鬼的穆斯林減脂餐」,現在是齋戒月最搶手的合作對象!利基市場不是不火,而是你還沒找到那把點火的打火機。
步驟二:尋找「未被滿足的皺褶」
你可以試著翻閱社群留言、蝦皮評論,或加入目標受眾的私密群組,觀察大家都在抱怨什麼。
比如:
- 大馬雨季鞋子容易臭 → 「雨鞋除臭神器測評」
- 榴槤季節手剝到痛 → 「開榴槤工具大比拼」
- 單親媽媽煮晚餐太匆忙 →「15分鐘完成3菜1湯」系列
還記得我們那個「電影院太冷」的帳號嗎?他後來開發出「觀影毯品牌合作」,現在每次新片上映都會在留言區開抽獎,互動超熱烈。
步驟三:驗證市場熱度
不要閉門造車,數據比靈感更能說服客戶。這幾個工具我天天都在用:
- Google搜尋建議:看看大家關心的細節在哪裡
- Facebook社團:像「Kaki修理摩托車」「屋主改造」這些社群超有料
- 蝦皮評論區:真實用戶的問題反映最直接的痛點
另外還有一個很冷門但實用的方式:去政府開放資料網站找「地區查詢熱點」,看看哪些話題在不同州屬有關注度。曾有一位做「冷氣維修知識」的帳號,就是靠分析霹靂州民眾搜尋頻率切入市場,後來跟冷氣品牌合作出教學影片,廣告收入直接翻倍。
步驟四:打造「特種部隊」內容
利基內容不能平鋪直敘,要有創意、有記憶點。
- 給古董車迷拍「Proton Saga音浪盲測」
- 手工皂達人做「本地植物vs進口油脂洗感實驗」
- 單車玩家拍「穿拖鞋挑戰沙登爬坡道」
我們有組「菜市場手部特寫」的影片帳號,主打手藝細節+ASMR聲音,原本以為只是本地媽媽喜歡,沒想到意外圈粉日本主婦和韓國職人社群,合作甚至來自東京老牌廚具公司!
步驟五:建立「秘密語言」
當你的社群開始自創梗,你就成功了。
- 養魚的叫換水日「SPA日」
- 露營的叫螞蟻「營地管理員」
- 烘焙圈流行說「麵糰在睡午覺」表示正在發酵中
還有我們手搖飲帳號粉絲說:「今天來一杯減壓水」代表那杯是低糖綠茶XD 這些詞語在外人看來很莫名其妙,但在圈內卻有歸屬感,也更容易形成社群記憶。

大馬市場的3個隱藏利基
根據我們內部數據與觀察,有三個正在升溫但尚未爆發的領域:
🛶 「瀕危傳統技藝」
- 峇迪蠟染現代化應用
- TikTok短片傳承亞答屋頂編織技巧
- 椰殼雕刻品復興計畫
🔩 「冷門DIY修理」
- 公寓水電知識普及化(很多人不知道馬來西亞租屋也能換插頭!)
- 老式收音機修復日記,拍到老爺爺試音的瞬間感人爆表
- 家具翻新之「我家的木櫃第二春」系列
🍌 「熱帶特有議題」
- 芒果樹如何在公寓陽台結果?
- 對付熱帶書蟲的天然方法
- 雨季如何防止衣櫥發霉?
這些內容雖然看起來不夯,但觀眾是真的有需求、找不到解答,這就代表有市場空缺。
利基IP變現的溫柔姿勢
別再以為粉絲少=收入少,關鍵在「是否精準」!
💰 「精準帶貨」
- 1萬粉的縫紉帳號,單月靠進口剪刀帶貨收入破RM5,000
- 專講潛水技巧的博主,介紹防水手機殼一支賣光,轉化率破22%
🎫 「付費社群」
- 觀星者開Telegram群,每月提醒流星雨時間,月收RM9.90會員費
- 古董錶鑑定者收費語音回覆,粉絲更有安全感與專屬感
🏢 「產業跨界」
- 拍巴生港口日常的帳號被物流公司聘為影片顧問
- 傳統糕點帳號幫新開咖啡廳設計「懷舊套餐」賣到斷貨
更高階的做法是:把自己的內容當作產品,甚至反向設計內容來推動實體商品、線上課程或品牌合作提案。
小心這些「偽利基」陷阱!
❌ 「太小眾」
→ 全馬只有12人玩蒸汽朋克改裝(我們真的算過QQ)
❌ 「過度依賴單一平台」
→ 有位博主專做Facebook「生日祝福牆」模版,演算法一改就全軍覆沒
❌ 「無法延伸」
→ 主題只做「藍色便利貼造型設計」難以內容擴充
判斷黃金利基的方法:說出來別人一開始會「什麼?」但你解釋完他會「哇!」而不是「哦…」,這就是好利基~

彩蛋Bonus:大馬利基偵察地圖
這些地方藏著靈感寶藏:
📍 怡保舊街場的「修理街」——拍老闆的雙手,每個都有故事
📍 雪蘭莪鄉村的「週三早市」——注意那些阿嬤自製的非主流小吃
📍 東海岸漁村的「補網角落」——記錄傳統技術的細膩工藝
最後送你一句我們辦公室牆上貼的話:「與其做海洋裡的小魚,不如當池塘裡的美人魚!」
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啦~如果你也找到了一個利基靈感,歡迎留言分享你的「奇怪但有趣」領域,說不定我們下次就合作咯!Sampai jumpa~(っ´▽`)っ